◎作者/楊秀蓮
我們終於完成十次課程了!……
「再忙,也要跟你喝一杯咖啡。」是一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語。對個人而言,「再忙,也要說故事給小朋友聽。」則是個人在職場上面對小朋友的座右銘。
故事,人人皆有;內容,個個精彩。透過說故事的歷程,或可進入聽者生命的角落,造就不同的生命之路。
從參加「文向教育基金會」培訓生命教育志工課程裡,感受到許多熱愛生命教育的同好者在生命教育路上的努力!深受分享者生命歷程的感動。也暗自期許返校後能有所貢獻……。無奈,忙碌的初任總務工作幾乎讓人喘不過氣,如何撥冗去進行志工說故事課程呢?還好,有雪芳老師的鞭策與鼓勵,又逢全校都在進行廖叔叔不幸事件的生命教育宣導,雪芳老師與我便著手進行兩者間的連結課程。
原本計畫連續十週的課程,由於學校運動會練習以及其他因素,導致無法連貫,幸好偶爾隔週上課並不影響整體活動進行,甚至發現一個奇妙的現象:原本在晨光無法全員到齊的小朋友,還因為要上生命教育課程而開始全數到齊呢!也算是另一種肯定。
從整個活動中,個人可謂受益最多、改變最大。
在生活如此忙碌的當下,我竟然也可以完成讀書會的使命!印證了「做不做事,存乎一心」的想法(雖然,讓自己更忙……)。這種收穫不僅來自於對生命教育的認知,也來自於同事、小朋友和家長的反應與回饋,讓個人有機會再度省思自己,並釐清個人在教學現場應如何深入執行生命教育理念。

在學校實施讀書會的最大壓力是「時段」,為了不想因為實施讀書會而影響導師教學進度或是影響小朋友正課時間,我們傷透了腦筋。
也感謝二年9班班導盧老師的大力協助,使讀書會的理念得以實現。
更謝謝學校內的志工家長,在課程進行訪問時能夠悅納我們的魯莽。
洪蘭曾經說過:「生命教育的核心是珍惜---珍惜光陰、珍惜資源、珍惜生命」(2009),善用設備,是珍惜資源,也算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我們學校位處臺北都會區,班班有單槍,班班有電腦,造就我們此次讀書會的用具、材料都不虞匱乏,這也要歸功於學校,給我們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
在課程的尾聲,我們準備了自製的獎品,鼓勵小朋友這十週來的優良表現,小朋友人人有獎,滿載而歸。在活動中,我們還特地邀請德玉蒞臨現場,增加神秘感。當小朋友看到德玉的那一剎那,彷彿看到大明星一般,爭相問好、拍照,令人感動。十週的讀書會,就在這歡樂的氣氛中落幕。
中國古人對於影響人生的因素有一種看法:「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曾文龍,1998)。倘若如此,「命、運、風水」並非人們所能掌握,但「積陰德」(做好事)及「讀書」卻是可藉讀書會的能量達成。若如曾文龍所言:讀書會可「造命」,可助益改變人生,那麼,應可開闢我們不同視野。
此次活動能圓滿達成,要謝的人很多,成就一個活動並非一個人的功勞,而是要靠平時能量的累積。這十週來,我們(三位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藉著【擁抱系列】探尋生命的真義,愛惜生命、尊重生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